第13章千里姻缘无线牵
第二天半夏起了个大早,哼着歌收拾东西,在屋子里蹦蹦跳跳。
她心情很好。
早餐吃甘蓝莲子粥搭配马齿苋凉拌熏鹿肉丝,抹盐腌制的熏鹿肉口感有点硬,所以要撕成细丝,搭配莲子野菜粥吃起来才很香。
今天要出门!要去完成一次历史性的会面!人类文明毁灭之后,仅剩的幸存者们第一次重新相见。
假如人类未来还能延续下去,那今天必将是载入史册的日子——九月八日,人类文明重新发端的日期,如果未来世界仍有宗教,那今天就是《圣经》里的创世纪第七日,是出埃及记里摩西带领族人分开红海之时,在数百年后的《新圣经》里,会这样记载:半夏一开电台,麦克斯韦便用电磁波,使幸存者们一夜知晓,城市苏醒,人类重获新生。
“你从天而降的你,落到我的马背上。”
半夏哼着歌,手里拎着包,所有需要随身携带的装备都依次平摊在地板上,摆了满满一客厅。
她一个一个地清点。
有打火机,也有引火器,引火器是一根镁条和半根锯条,点火时用锯条把金属镁刮在干草或者纸面上,即可点燃取火,这样的引火器结构简单,且不怕水。
“如玉的模样,清水般的目光,一丝浅笑让我心发烫。”
这次半夏往背包里放了两倍的干粮,每一块干粮都用塑料布包好,如果以后这里的人数增加,那食物压力也会增大。
好在南京市从来不缺吃的。
“你头也不回的你,展开你一双翅膀!”
“寻觅着方向,方向在前方。”
女孩哼着歌一步步下楼,打开楼下703的门。
这一户空空荡荡,所有的家具都被搬走了,随着半夏打开门的“嘎吱”声,一张毛茸茸的小尖脸从卧室里探出来。
“早上好啊黄大爷。”半夏跟它打招呼,“没打搅你睡觉吧?”
黄大爷显然对她习以为常,它在卧室门口蜷起来,用前脚挠了挠痒,眯起眼睛打了个哈欠。
这只黄鼠狼在这里住了好些年,半夏对它有印象的时候,黄大爷就是这里的住客了,它住在703,后来703被半夏和老师征用为配电室,也没把它赶走,反倒经常给它带吃的,这只黄鼠狼的晚年生活过得相当惬意。
半夏反手把门合上,抬脚踏进客厅,小心翼翼地避开地板上的白色PVC管子,这一户的所有杂物都被清理了出去,只有一个巨大的金属架子和一座锈迹斑斑的银色机柜靠墙而立,架子上摆了整整一墙的汽车电瓶。
一共四十个。
四十台汽车电瓶,密密麻麻的黑色电缆从电瓶上接出来,然后分流束进几十根白色的PVC管道里,从客厅的落地窗出去,看上去蔚为壮观。
当年老师带着她,把所有找到能用的汽车电瓶全部搜刮到了这里,从此她们的所有用电都依靠这四十台汽车蓄电池,一台电瓶的电压是12伏,把四十台电瓶串联起来,就是一个五百伏的高压电源,这个庞大的蓄电池组接入架子旁的银色机柜,那机柜是一台EPS,全称叫紧急电力供应系统,是老师从附近的南京农业大学校医院里找到的,它本质上是个变频器,可以把500伏的电压逆变成220伏。
EPS再走线进入楼梯间,220伏的交流电沿着楼梯上行,进入楼上的804,给半夏的日常生活供电。
电瓶组上一共接了三组线,两组输出,一组输入。
除了输出EPS的一组线,另一组输出线不经过EPS机柜,而是直接从落地窗出去,沿着外墙下落,接入高压电网。
高压电网其实就是一道篱笆,差不多一人高,用绝缘的木头做支架,每隔两三米竖一根碗口粗的木头棒子,再用金属线沿着木支架把中沁苑11栋整栋楼都圈起来。
金属线是剥掉外皮的室外电话裸线,它是三根铜线四根钢线拧成的双绞线,其中钢丝保证强度,铜线保证导电,是做电网的绝好材料。
木头支架上的电线从上往下数一共有六道,每两道电线之间的距离十厘米,彼此绝缘,互不接触,其中一三五接的是正极,二四六接的是负极——正常情况下它们之间泾渭分明,相安无事,井水不犯河水,如果一旦有入侵者触碰到电网,将相邻的正负线路接通,那么五百伏的电压就能劈死不速之客。
与许多人想象不同的是,高压电网在正常接通状态是不耗电的,因为这个电路的正负极是开路,只要没有东西撞上来,那它在那儿摆一年也不耗什么电。
下雨怎么办?
半夏问。
下雨它也不会导电么?
不会的,老师摸摸她的头,只要电压不高于一千伏,我们就不用考虑雨水问题。
负责给电瓶组充电的是太阳能板,太阳能电池板是老师带着半夏从路灯上拆下来的——在人类消失之后,太阳能路灯仍然在工作,它们在天黑之后准时亮起,在这个死寂的无人城市孤零零地亮着,像是人类文明死去之后残留的灵魂。
太阳能板全部挂在阳台外壁上,不平铺在房顶上是为了防鸟粪,一块太阳能板十几伏的电压,刚好一块太阳能板接一台电瓶,相当简单粗暴,但设计上的简单就要付出实际操作的代价,这乱麻似的电缆她们接到手抽筋。
电缆接好之后屋子里跟盘丝洞似的,为了方便整理,半夏和老师又把电缆全部分类收拢,束进白色的PVC塑料管里,这样可以防老鼠咬。
老鼠贼喜欢咬电线。
这是为什么半夏和老师要把黄大爷留在703,有黄大爷在,老鼠不敢那么猖獗。
每隔两天半夏都要下来检查电源,她在电瓶组前驻足良久,又蹲下把架子底下的汽油发电机拖出来,拂去上面的灰尘。
“黄大爷呀黄大爷,你说如果其他人到这里来了,让他们住在你这里好不好?”